寶貝,你怎麼總是動個不停,靜不下來呢?!

【分享篇~我家有個小暴龍?!】​
你們家寶貝總是動個不停、爸媽心疼又擔心嗎?​
透過評量師的視角我們看到、聽到家長的焦慮,也希望更多的父母一起關心、傾聽孩子的需求,更多懂孩子的大人、就會有更多自信快樂的小孩~~~​
❤️❤️❤️
「我們想找回孩子的好心情、好脾氣、專注力…」媽咪堅定的說著。​
從擔心孩子一天到晚搞得全身大小傷不斷,到害怕看到來電顯示是老師電話號碼………腦海閃過的不再是擔心自己孩子是否有受傷,而是「他又闖禍了嗎? 」「他又跟同學打架了嗎?」「他該不會打傷同學了?」媽咪說著說著不禁眼泛淚光…​
這樣心路歷程的轉變真的令人心疼,父母何嘗不緊張不心疼自己孩子受傷,只是進入團體學習之後,與同儕間的摩擦爭吵,媽咪卻總是要優先告誡孩子「你打人就是不對!」「你動手就是不對!」自己對孩子的心疼只能擱置了。​
說起孩子雖然從小小孩開始就是個小暴龍,但是個性其實常單純又可愛,只要不生氣就是個甜滋滋的小寶貝,媽咪邊說嘴角藏不住的笑容,是心滿意足的幸福,讓人印象深刻!完全可以想像孩子當時的可愛模樣。​
評量後發現孩子的「前庭感覺」有明顯的需求不被滿足。都市不斷的變遷、孩子的活動空間被嚴重剝奪,不如以往在社區環境中有很多戶外空間可以提供跑、跳、攀、爬等等活動來滿足前庭的需求,環境和生活步調的改變加上3C遍布日常生活、聲光娛樂佔據孩子的專注,孩子的發展需求已經在都市生活中漸漸被剝奪。​
生理的活動需求如同食量一樣,每個人食量大小不同,與先天基因和後天習慣都有關係。若是精力旺盛、活動量需求大的孩子,活動量沒有被充分滿足又長期被限制時,就像飢餓狀態下胡亂拼命找食物一樣,表現出動個不停、無法長時間專心、行為躁動甚至衝動而影響情緒的穩定度,也容易因被叮囑、常犯錯而累積負面情緒,造成不斷的惡性循環。這些表面的問題都可能是因為內在的需求失調造成的。​
就像媽咪轉述的,質問孩子在學校為什麼經常跟人吵架、起衝突、甚至忍不住的出手打同學?孩子也只能無辜的說:「我沒有討厭同學、沒有故意,是忍不住」。是的,我們相信孩子不會希望自己這樣做,但孩子也不知道自己可以怎麼做。​
最近孩子變得越來越沉默,只要跟同學起衝突,都被認為是他先動手、都是他的錯,從積極解釋到消級的不再多說。不變的是在學校依然衝突不斷、聯絡簿老師辛苦的寫得滿滿滿、三天兩頭接到老師電話…​
身為守護孩子的我們可以怎麼做呢?成為大人的我們都希望被充分了解,更何況心智尚未成熟的孩子們呢?​
希望孩子只是因為感覺的需求失調造成短暫的行為困擾,只要提供對的、足夠的活動需求,就能發展出反應靈敏、學習力佳、主動積極、樂於挑戰困難、具有創意及解決問題的能力的潛在優勢!​
您的孩子有這些行為困擾嗎?請試著理解並協助他們​
◆耐挫度低、容易放棄​
◆個性很急躁、無法等待​
◆常常動作粗魯、製造聲響​
◆容易生氣、情緒不穩​
◆注意力較短暫、容易分心、東張西望​
◆衝動抑制力低、經常插嘴、不愛排隊​
◆精力旺盛經常不睡覺、動個不停無法靜下來​
◆特別喜歡刺激的活動或是爬高爬低跳沙發​
◆玩過度而危險意識過低​
◆常常讓自己跌倒、衝撞​
#傾聽孩子行為背後的渴望
#愛從了解開始​
✅預約來電諮詢服務 02-2366-1018​
✅預約「兒童潛能遊戲互動評量」​
?更多優兒活動或教養資訊請持續關注優兒粉絲專頁喔!​